一项心理实验告诉你:这样教育孩子,Ta会越来越笨!


作者|安歌


昨晚,几个小朋友在楼下拍篮球,嘻嘻哈哈特别有趣。


这时,有位妈妈带着一个小男孩走过来,小男孩紧紧牵着妈妈的手,眼睛却盯着篮球的方向。


妈妈说:你想玩就去加入他们呀。男孩不做声,只是靠妈妈更近了。


妈妈松开手,推着男孩说:你怕什么,想去就去,真是胆小。


可男孩还是不肯过去,连看都不愿看了,扯着妈妈要回家。


妈妈一边叹气,一边数落:你这个孩子每次都这样,这么胆小到底有什么用。



看着男孩逃跑一样的背影,我不禁感到心疼。


妈妈或许并不明白,她一再强调的“胆小”,就像标签,留在了孩子的心里,时时提醒着他的胆怯。


而孩子,可能就真的如妈妈所数落的,越来越胆小。


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说:“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


父母给孩子贴什么标签,决定了他未来的模样。


1

父母的标签决定孩子的走向


许多时候,父母给孩子贴标签只是无意之举,但是标签对孩子的影响力却可以持续一生。


知乎上有位网友说,自己小时候特别感性,容易掉眼泪。


有一次,妈妈和亲戚聊天,谈起他时说:那么爱哭,能有什么出息。


自此,他很长一段时间都觉得自己没用,自卑的种子就这样植入进了心里。



事实上,孩子一旦被贴上某个标签,并且反复提醒,就会成为一种强烈的暗示,最终成为孩子的行为导向。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标签效应”。标签的影响力,远比我们想象中还要大。


1973年,心理学家克劳特曾经做过一项实验。


他找来一群人,把他们分成了三组:


第一组的人,他标记上“慈善的”评价;

 

第二组的人,则是被标记上“不慈善的”评价;

 

第三组,不做任何评价。


之后,他请这三组人员进行一次捐款。


结果发现,第一组的人,捐款的人数和数量,明显高于另外两组。而被贴上“不慈善”的第二组,捐款的人和数量是最少的。


标签本是外界给予的评价,可它却能影响到人的自我评价,并且促使他们往标签定义的方向走去。



成人都很难摆脱标签的影响,对于缺乏自我评价能力的孩子来说,标签就如同自我定向。


稍有不慎,就会成为孩子心中的枷锁,慢慢成为孩子对自己的认知。


最终,我们越是痛恨的“标签”,越是焦虑的问题,就越容易在孩子身上变现。


2

为什么忍不住给孩子贴标签?


生活中,许多父母都意识到了,贴标签的方式并不管用,甚至越说越糟糕。


说他脸皮薄,后来连打招呼也不敢了;


说他挑食,结果就越来越不爱吃;


说他马虎,干什么都变得毛毛躁糙;


我们原本的目的是纠正,却让一个又一个标签,成了孩子行为的预言。


其实大部分父母都明白,不该随意对孩子下定义,可为什么还是忍不住呢?


一般出于两个原因:


01

归因错误。


心理学中有一个词叫做“基本归因错误”。


指的是判断一个人行为的时候,往往会归于他的内部原因,比如人品或者能力,却忽视了其他客观因素。


放到孩子身上也同样如此。



面对孩子的行为问题,父母很难做到客观判断,却错误地以为是孩子本身的问题。


比如,孩子不懂得表达情绪,多用肢体来表示,但却被定义为“爱打人”。


或者,孩子缺少学习方法,出现逃避心理,却被贴上“不爱学习”甚至“脑子笨”这样的标签。


02

减轻自我焦虑。


给孩子贴标签容易,正视自身的问题却很难。


某种程度上,父母贴的每个标签,都是一种自我逃避。身为成人,坦然承认自己在教育问题上的缺陷,显然要困难很多。


比如,在公众场合大声斥责孩子的家长,他们责怪孩子太“熊”,却不愿去思考,孩子的表现只是平时的映射。


比如,对孩子学习成绩不满的家长,他们嘲讽孩子“笨”,却很难去反省,自己的引导方式是否有效。



许多时候,我们给孩子贴标签,掩盖的都只是失望和束手无策。


正视自己,才能打破标签,不让它成为孩子的心魔。


3

别让标签左右孩子的未来


思想教育家卢梭曾说:要尊重儿童,不要急着对他作出或好或坏的评判。


每个孩子都会出现行为问题,他们本就是在摸索中成长的。


作为父母,不轻易贴标签,才能引导孩子正视问题,而不是在标签的暗示中自暴自弃。


那么,父母该怎么做呢?


  • 就事论事,不预设标签。


不收拾玩具,不代表懒;写错一道题,也未必就粗心。


针对孩子的问题,父母要就事论事,指出行为上的错误,而不是简单用标签来定义。


女星贾静雯的做法就值得称赞。


有一次,大女儿咘咘因为有点累,又吃醋妈妈陪妹妹,忽然推倒了妹妹。



妈妈责问时,咘咘却谎称自己是想要抱妹妹。


面对女儿的谎言,贾静雯并未拆穿,而是说:这样做是对的吗?可以推开她吗?


随后,还演示一遍该怎么抱。


孩子犯错时,比起指责和贴标签,认真对待、温和引导,才会更有效。


  • 倾听和了解孩子行为的原因。


孩子由于语言和情绪表达的限制,会做出许多看似执拗的举动。


其实,孩子的行为,往往都出自某种诉求。只是得不到成人的理解和认可,孩子的反应才会更激烈。


父母要倾听和了解孩子的动机,才不会做出错误的判断。


有位妈妈抱怨4岁的儿子叛逆、不听话,比如:不愿去幼儿园、想出各种借口吃零食。


育儿师却一针见血地指出:这只是孩子的正常愿望,父母贴上的“叛逆”标签,反而将孩子放在了对立面。



别轻易定义孩子,孩子也许只是渴望被看见。


  • 利用正向标签引导孩子。


标签效应告诉我们,孩子会受到标签的定义影响。


父母在恰当的时机,给予正向标签,就能够激发孩子的自信,让孩子变得积极向上。


具体来说,面对问题行为,我们可以使用积极的词汇代替负面评价。



比如:孩子有点害羞胆小,我们可以说“宝贝可以勇敢一点!”


如果孩子哭闹黏人,我们不妨说“宝贝试试独立一点哦”。


同时,我们要注意捕捉孩子的闪光点,多做正面评价。



比如孩子学习不够专注,但是拼图却很用心,那就多多夸赞孩子拼图时的专注。


当孩子身上的积极词汇越来越多,行为问题就会越来越少。


美国心理学家阿黛尔·法伯曾说:“永远都不要低估你的话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力。”


父母看待孩子行为的态度,藏着孩子认识自己的路。


为人父母,千万不要让脱口而出的一句评价,成为孩子终生也无法摆脱的梦魇。


更多热文



点击图片直接阅读


▲12岁小学生,肺癌晚期!

这些坏习惯很多家长都没当回事!

▲曾国藩家训:让孩子吃这“三种苦”,

Ta会感激你一辈子!

文中所用图片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无法一一和版权所有人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版权所有人的知识产权,请及时通知我们,以便我们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联系我们:

文章转载:supernannyipcn2018(微信)

文章投稿:supernannyipcn2018(微信)

标签:
supernanny-ipcn
超级育儿师 微信号:supernanny-ipcn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优质自媒体

小编推荐

  1. 1 换元法(换元法求定积分)

    大家好,小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换元法以下问题,换元法求定积分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换元法指的是解数学问题时,使用

  2. 2 国内唯一的kcar(国内唯一的粉色沙滩)

    大家好,小娟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国内唯一的kcar以下问题,国内唯一的粉色沙滩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Kcar目前是没有在中国

  3. 3 加强科技攻关!经开区“硬核新产品”不断问世

    当前,科技立异已成为井冈山经开区成长新质生产力的“主攻偏向”,稀奇是经由强化科技立异和财富立异深度融合,一多量“硬核科技”的“经开

  4. 4 众说纷纭什么意思(众说纷纭是什么短语)

    大家好,小豪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众说纷纭什么意思以下问题,众说纷纭是什么短语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众说纷纭的意思

  5. 5 点头英语(我点了点头英语)

    大家好,小伟今天来为大家解答点头英语以下问题,我点了点头英语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点头:nod 摇头:shake one's head 词

  6. 6 雷阵雨+中到大雨!小心强对流,未来三天...

    注重河北大局限降雨即将上线今世界午到夜间全省大部门区域有雷阵雨或阵雨雷雨时局地伴有短时大风、短时强降水冰雹等强对流天色请提防强对流

  7. 7 床头柜风水禁忌(为什么床头柜不能只放一个)

    大家好,小伟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床头柜风水禁忌以下问题,为什么床头柜不能只放一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床头柜一定要

  8. 8 都江堰什么时候修建的(都江堰在什么时候修建)

    大家好,小伟今天来为大家解答都江堰什么时候修建的以下问题,都江堰在什么时候修建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 [1] 都江堰

Copyright 2024 优质自媒体,让大家了解更多图文资讯!